当前位置:首页 > 现行文件
2019年新兴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 2019-04-22
来源 : 新兴县档案局
浏览次数 : 762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云办发〔201814号)有关要求,确保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并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19年我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加快工业绿色化循环化升级改造。全面落实《广东省工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的意见》,以传统工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深入推进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和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循环低碳发展。实施“百园”循环化改造行动,通过集中规划、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等措施,实施工业园区和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升级。(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县发展改革局、环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新成工业园管委会配合)

(二)继续做好“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工作。建立辖区范围内“散乱污”企业清单,明确整治措施和整治时限,分类施治,开展专项取缔行动,完成全面摸查并建立管理台账;通过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对各类“散乱污”企业实施分类处置;完成对城市交界处、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企业的整治,2019年年底前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淘汰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新兴江整治办配合,各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三)继续推动整合全县石材加工企业(门店)。在工业园区内,划出相应的面积,将县城内的石材加工店铺集中起来,强制性完善环保设施,确保粉尘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新成工业园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保局配合)

二、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按《云浮市“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要求,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双控”措施,严格落实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加快推进天然气主干管道建设,扩大天然气供应范围;天然气管道通达大部分有用气需求的工业园区、集聚区等;扩大城镇居民管道天然气利用率。(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   

    三、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一)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整治行动。县公安、交通运输和环保部门要组织实施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行动,尤其要重点加大对夜间进城时段、物流园区、货物集散地、车辆(集中)停放地等区域以及公交、环卫、客运、物流等“用车大户”重型柴油车的监管执法力度,重点开展对假国III、假国IV等套改车辆以及尿素加注等监督检查。对辖区内货物集散地、车辆(集中)停放地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超标车辆。建立机动车排放违法联合处罚机制。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排放仍无法达标的车辆必须依法进行强制报废。(责任单位: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   

(二)加快提升车用成品油质量。继续推进国VI车用汽、柴油的供应工作。加强车用成品油市场管理,开展打击成品油违法经营专项行动,确保成品油质量达标。组织开展加油站、储油库车用汽柴油抽查。加强对销售企业油品质量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加工、运输、出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打私办配合)    

(三)加快推广电动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2019年底前公交车纯电动化率要求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牵头,县财政局、新兴供电局配合)   

四、淘汰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和企业   

(一)全面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环境保护部等16部委《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2018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全面梳理县内化工、陶瓷、造纸等高污染行业企业和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行业企业,清查相关行业中能耗、环保等达不到标准以及属于落后产能的企业。(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环保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二)深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16217号),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生产工艺和设备水性化改造,加大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绿色、低挥发性涂料产品使用,加快涂料水性化进程,从生产源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按照省固定污染源VOCs监管系统要求全面开展排放调查,建立工业企业VOCs排放登记制度,建立并完善VOCs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实施VOCs总量控制,推动实施原辅材料替代工程。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专项检查,加强对重点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监管。(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交通运输局、科学技术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   

五、淘汰高污染燃烧设备   

(一)以建筑陶瓷制造企业、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等为重点,稳步实施工业燃料升级工程,按照“先规划、先合同、后发展”原则,将供气合同作为发展用户与保障供需平衡的首要条件,实现供气合同“全覆盖”。鼓励将建筑陶瓷煤改气工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内容。(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环保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配合)   

(二)深化工业锅炉治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18年起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城市,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10蒸吨及以下燃煤等高污染燃料锅炉。继续开展生物质锅炉专项整治行动,淘汰注销不符合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的生物质锅炉,保留的生物质锅炉必须配备高效除尘设施和视频监控,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现行天然气锅炉对应的排放标准。(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县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   

六、提升污染源精准治理水平   

(一)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县城区施工工地确保落实施工现场围蔽、砂土覆盖、路面硬化、洒水压尘、车辆冲净、场地绿化“六个100%”防尘措施;建立扬尘项目清单,加大对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控制。(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配合)   

(二)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实行环卫作业全覆盖、垃圾收运密闭化、深化环卫市场化运行机制。采取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强化市政道路机械化高压冲洗,推进环保高效道路抑尘剂的应用,加大道路冲洗、洒水、清扫频次,有效清除道路路面和立面泥沙、灰尘、车辆轮胎橡胶粉尘等污染物,降低和控制路面扬尘。(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公路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三)加强运输扬尘污染控制。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运输车辆”)要配备卫星定位装置并推行全封闭运输。未实现全密闭运输的车辆不再进行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外省在我县运营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广东省全密闭要求方可进入我县工地开展装卸工作。组织开展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规范运输路线和时间,规范和优化车辆运输过程、装卸流程中的扬尘控制要求。加大对未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运输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安局配合)

(四)全面加强工业企业堆场及矿山扬尘污染控制。大力推广使用粉尘抑制剂,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矿山的监管,确保煤堆、渣堆、料堆、灰堆等的扬尘控制措施取得实效。易产生粉尘污染的物料应实施仓库、储藏罐、封闭或半封闭堆场分类存放,临时性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厂,长期性废弃物堆场应当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墙或防尘网。(责任单位:县环保局、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五)加强其他面源污染防治。   

1.推进农业面源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5%。(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负责落实)

2.全面禁止露天焚烧。   

1)将露天焚烧监管工作与消防安全等工作结合起来,以镇为单位建立镇、村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法查处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等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各镇党委、政府牵头,县环保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配合)   

2)加强县城中心城区露天焚烧管控工作。(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环保局、农业农村局配合)   

3.加强烟花爆竹禁燃管控工作。严格执行落实关于烟花爆竹禁燃要求,采取严控燃放区域、严管销售渠道、严格监管手段等措施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宣传工作,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管控工作,全面落实管控责任,切实做好烟花炮竹燃放管控工作。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节日前后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巡查,杜绝在禁燃区内燃放烟花爆竹。(责任单位:县公安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县应急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配合)   

七、提升科学应对水平   

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完善污染天气应对方案,对可能发生轻度以上污染等级(AQI超过100),由县环保部门发布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预警函,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采取强化措施,增加洒水频次、集中查处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露天焚烧行为、查处乱放烟花爆竹行为、查处扬尘污染行为,对超标排放企业依法查处等,实现对污染态势的提前防范和压制。(责任单位:县环保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气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局配合)   

八、建立健全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   

强化跨部门多领域会商分析,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合力,推动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工作。结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以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各专项督查和日常巡查等为依托,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提升大气污染防控联合应对水平。(责任单位:县环保局牵头,县发展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局配合)。   

    九、加强宣传和信息公开   

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渠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加强政策解读和正面典型案例宣传,加大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大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力度,落实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信息公开制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牵头,县环保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气象局配合)   

    十、鼓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将大气环境保护纳入中小学教育等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同呼吸、共命运”的环境保护理念,切实增强群众大气环境保护主人翁的责任感,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鼓励绿色出行。进一步畅通环保投诉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监督环境违法行为,参与大气环境方面重大决策,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县教育局、环保局牵头;各镇党委、政府,县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配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