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兴县人才回乡暨“让爸爸回家”乡村振兴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县惠能纪念广场举办。县委副书记、县长袁伙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志春,各镇党委、县直单位、县内企业主要负责人,有关嘉宾、专家、创业导师、优秀回乡人才代表和大学生代表等500多人参加活动。
亮点▶▷
成立人才回乡创业导师团
启动仪式上,袁伙月为新兴县实施人才回乡计划专家顾问冯洪亮及首批创业导师颁发聘书,谭志春为“新兴县人才回乡服务中心”和“新兴县外出人才(广州)联络处”授牌。新兴县委组织部与新兴县农商行签订人才回乡创业贷款贴息合作意向书,温氏集团和农村创业者代表签约加盟合作项目,新城镇、六祖镇、天堂镇与回乡人才代表签订创业项目协议。
为更好地帮助回乡人才创业就业,新兴县还组织成立人才回乡创业导师团成员、服务人才回乡就业创业联盟单位,邀请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进驻,有效地指导回乡人才创业发展,做大特色产业“蛋糕”。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县内企业、各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一同举办人才回乡对接交流活动,现场设立30个摊位,为人才回乡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对接和岗位招聘等服务,现场提供300多个工作岗位,发布120项创业项目资源,让更多回乡人才尽可能留在家乡创业就业,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开展创业论坛及播放《新兴县人才回乡计划》发布视频,邀请知名创业导师、专家教授、回乡青年为与会人员上了一堂回乡创业发展的专题课,加深青年对创业就业的认识。随后,与会人员现场参观温氏集团及新兴县锦和味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
“引育用储服”五位一体机制
近年来,新兴县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创新“引育用储服”五位一体的扶持人才回乡机制,激励扶持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干事,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目前,人才回乡计划实施期为三年,在全县打造10个以上创业示范基地,推动100个以上涉农创业项目,吸引1000名以上人才回乡创业干事,带动100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就业。
据介绍,该县健全“引才”政策体系,完善人才政策机制优待人才,制定专项政策扶持回乡人才。并通过搭建人才对接平台,发挥人才专项扶持资金的杠杆效应,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建立“院校+地方”培养机制;创新“用才”柔性模式,建立优秀新兴籍学生人才库,架起与外出人才沟通桥梁。还吸纳优秀人才回乡任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依托镇级公共服务平台和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激发本土人才创业热情。
目前,全县共拥有博士70名,硕士600多名,聘请高校教授、专业人士30多人作为顾问。得益于人才的驱动创新作用,新兴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全县有年产值超亿元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
■声音
鼓励人才回乡 导师指导创业
云座农场建立于2016年5月,坐落于新兴县云座村,由新兴县锦和味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创办,具有吃喝玩乐住一体的多元化功能,并通过线上线下进行体验式、互联网+销售,实现农场直达消费者餐桌。至今一期规划建设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现有员工12名,并带动农户临时就业岗位20多个,公司合作种养农户70多户,农场月均营业额超60万元。下一步,云座农场将全面加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力度,围绕“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的主题,建设新型复合载体。
——回乡创业者、云座农场黎家炯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一种特别的水稻具有很好的滋补疗效。我花了六年时间对当地的紫米原种进行研发,经改造的紫米不仅保留了紫米原有的丰富花青素,而且还富含锌元素,口感更佳。同时,我成立的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运营模式、以“片长负责制”为管理模式带动周边群众致富。据统计,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以承包10多亩田种植紫米、一年两造来计算,纯收入可达4万多元。
——新兴微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经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