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兴风情
新兴民歌
发布时间 : 2016-04-27
来源 : 新兴县档案局
浏览次数 : 2259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谓: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新兴人自古就喜好唱歌。在客家人聚居的簕竹、河头、水台等地区,客家山歌、刘三妹调等颇为流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造歌之人……土人因祀之于阳春锦石岩”。清《肇庆府志》、《广东通志》、《新兴县志》等皆称擅唱山歌的刘三姝为新兴人。

新兴民歌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语言形象,曲调流畅,具有很鲜明的地方色彩。它包括民歌、山歌、新娘歌、喃呒歌、儿歌、渔歌、禾楼调、采茶调、花灯调、盲公调、龙舟调、闹房歌、牧牛歌、赞酒礼、哭嫁歌、哭哀歌、顺口溜、儿歌、童谣等。唱词的特点之一,是对于虚词的联贯使用,如:啦、吚、呀哩、嗨、嗬、嘿、啰、哟、吱等等。特点之二是用新兴方言传唱,新兴方言里的很多发音,如“秋”读“粗”音,“州”读“租”音等等,

民间歌谣《季节歌》正月锣鼓响通宵;二月劏个猪头拜土地;三月耙田蛤仔叫;四月豆仔青夭夭;五月龙船江中摇;六月禾枪两头挑;七月捉个肥鸭做节料;八月粉仔弯条条;九月重阳放纸鹞;十月割谷得来粜;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系年;家家户户门口贴红钱;贴起红钱大吉利;左手拈个肥鸡髀;右手拈个大油糍;走家过户去恭喜;叔伯婶姆封个大利市。《花灯调》东边卖灯,我西边去,南边卖灯(啰)到北边哩。一盏花灯二个半,二盏花灯(啰)五个银钱,花灯扎得千万盏,选盏(啦)送上天安门”。

《采茶歌》流行于水台一带:正月采茶贺新年,家家门口贴红钱,锣鼓叮当贺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二月采茶茶爆芽,姐妹双双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多多少少采回家。三月采茶茶叶黄,田中有个驶牛郎,牛郎犁田姐妹插,换来早造谷满仓。四月采茶茶尾市,姐妹双双织篙机,织出纱布三五丈,采茶姐妹穿新衣。五月采茶看龙舟,龙舟水起水面游,有钱人家粽仔香,我家无钱百日愁。六月采茶大暑天,观音得道坐红莲,坐得红莲好保佑,保佑姐妹好茶园。七月采茶处暑凉,姐妹纺织手巾靓,织出两边红花朵,织出中间采茶凉。八月采茶秋风起,风吹茶花香十里,采得茶来风更凉,姐妹双双置秋衣。九月采茶是重阳,姐妹双双拜重阳,大姐斟酒妹斟茶,保佑姐妹家安祥。十月采茶是立冬,十个茶垒九个空,等到明年春天到,茶山树下再相逢。十一月采茶过大岗,过了一岗又一岗,过了三岗见茶厂,见到茶厂心开朗。十二月采茶大寒天,姐妹双双收茶钱,收了茶钱好过年,姐妹双双望来年。

过去,新兴人很重视“哭嫁”,俗云“闺女不哭,娘家无福”。旧时一般在迎亲的日子定下之后,或半个月,或三、五日前,待嫁姑娘便不再在户外露面,整天待在家中阁楼里,邀集平时友好的姐妹们一起,一边做针线活(纳鞋底、鞋垫、织毛衣等嫁妆)一边学唱哭嫁歌或开始哭嫁。旧俗传统保留比较完好,哭嫁不仅有专门的哭嫁歌,还有许多程序。哭嫁时,亦哭亦唱。哭嫁也有不同的哭法。一般是开始时姑娘幽幽地哭并不唱出哭嫁词,只是叹自己命苦或怨媒人之类的话。

每到中秋节县内农村会有很多小孩子拿着香蕉杆,插上香,民间俗称舞火龙,小孩子们会一边舞着火龙,然后一边逐家逐户唱“舞笼头,今晚到你噶大门楼,养猪大过牛,养牛大过六叔嘅西山象,养猫捉着老鼠种,养狗捉住贼佬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