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辰岭,位于新兴、高明两县边界的新兴一侧。1948年9月下旬,国民党省保警十四团一营一个加强连120多人,由新兴开往高明,准备与高明、鹤山等县的反动团队配合,实施围困高鹤山区的“清剿”计划,于29日傍晚进驻布辰村。敌人这个加强连武器精良,全连9个班,每个班都有五挺捷克式机枪,1具枪榴弹简,每名士兵配有1支新的七九步枪和4枚手榴弹。另外,全连还配备3支冲锋枪和1门炮。他们是奉国民党广东省主席宋子文之命,来粤中推行“肃清平原,围困山区”的第二期“清剿”计划的。这支自夸是“宋子文主席的尖刀兵,有我们尖刀兵才有宋主席的天下”的“王牌军”,是在新兴县船岗自卫队被歼后,到新兴县西区寻找我主力部队决战的,结果却扑了个空。他们因为找不到我们主力部队,便以为我部队害怕而躲避,于是目中无人,气焰极为嚣张,就大摇大摆,敢于孤军深入,所到之处,即发布“十杀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新高鹤总队获悉敌人这个加强连第二天早上将向高明县合水进发,总队长梁文华立即向正在高明县白洞开会的广南军分委领导汇报,并提出在布辰岭东侧的塘面村西面的谷地伏击敌人的建议。军分委第一副主席吴有恒立即作出战斗部署,命令驻扎在高明白洞附近的新高鹤部队直属队的广东连、要明边的湖南连、广阳支队的陕西连和军分委直属队山东连、警卫排共300多人参战。
布辰岭东侧的塘面村的地形,是一块长约1公里、宽约半公里的谷地,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通向合水。谷口的东面路侧有1间小庙,南侧是个小山。谷地北面和西南面有较高的山地。山脚下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旁是一片长条形的稻田。在这样的地形攻击敌人,十分有利。从战略上说,从布辰岭进入塘面村,如同进入一个布袋,让敌人钻进来,在布辰岭和云山头的两头堵截,把袋口一勒,关门打狗,敌人插翼难飞。我们的部队就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敌人钻进来。
我们的部队天刚亮就进入了阵地。秋日的清晨,布辰岭云遮雾罩,战士们匍匐在各自的岗位上,从黎明等日出,从早晨等到9时,还未见敌人的影子。9时刚过,布辰岭入口处出现了一个小黄点,敌人开始进入我们设置的伏击圈,了望哨立即报告:“敌人来了。”指挥部发出命令:“注意隐蔽,准备战斗!”战士们个个振奋精神,进入了紧张的战斗状态,个个扣着扳机,怒视着敌人,等待指挥员的作战命令。这时,只见3个敌尖兵走在前面,后面10多米远跟着大队伍,个个全身美式装备,头顶钢盔,脚踏长靴,薄绒草绿色军服,若无其事、大摇大摆地徐徐行进着。9时15分,敌人的前锋到达东侧谷口小庙约30米处,敌人的后卫已下了山,全部进入我们设置的伏击圈。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小庙的警卫排首先向敌人开火,负责正面攻击的山东连在东南侧山头上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扫射。接着,南面、北面山头上的机枪、步枪也一齐向敌人猛烈扫射,形成了两翼包抄夹攻。敌人遭到突然袭击,妄图退回去,可是入口处已被堵死,进不能,退不得。我们部队又从四面八方跃出阵地,发起冲锋,只听得枪炮声、军号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混合在一起,地动山摇。敌人被打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晕头转向,到处乱窜,纷纷找地方逃命,顿时乱作一团,溃不成军。敌人在这狭长的谷地,平坦的稻田,田基又矮,找不到掩体,只好龟缩在只有1尺高的禾苗里盲目放枪,在我四面火力夹击下抬不起头来,无法招架,只得纷纷缴械投降。11时5分,战斗胜利结束,全歼了敌人这个加强连,毙敌连长等26人,伤敌20人,俘敌72人,缴获机枪9挺、步枪、冲锋枪76支,枪榴弹简7具,手榴弹200多枚,子弹及其他军用物资一大批。我部队只牺牲3人,负伤2人,以很小的代价取得了全歼敌人的一个加强连的胜利。
布辰岭伏击战全歼敌保安团一个加强连,是粤中部队开展反“清剿”斗争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通电嘉奖称:“这是1948年广东几个模范战例之一”,“在华南地区干净歼灭敌国防军、保安团队或地方团队整个连的,以粤中区的布辰岭伏击战最为干净。”这表明,粤中部队从配合作战发展到集中作战,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进犯敌人的军事指挥艺术、战术运用以及部队作战能力等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和提高。布辰岭战斗大捷的声威所及,震撼整个华南战场,粉碎了敌人重点围困高鹤山区的计划,巩固了老区,大大鼓舞了粤中人民反“清剿”斗争胜利的信心。